第56号教室奇迹2读后感7篇(精选文档)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读后感第2篇一场扣人心弦的棒球比赛贯穿整本书的始终,但雷夫先生的醉翁之意不在于如何把一场球赛描述得活灵活现,而在于包含在棒球比赛现场中的种种教学观念。本书以棒球赛的一局为划分,共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56号教室奇迹2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第56号教室奇迹2读后感7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读后感 第2篇

一场扣人心弦的棒球比赛贯穿整本书的始终,但雷夫先生的醉翁之意不在于如何把一场球赛描述得活灵活现,而在于包含在棒球比赛现场中的种种教学观念。本书以棒球赛的一局为划分,共有九局,分别讲述了雷夫先生九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包括时间、专注、决定、态度、自私等等。

雷夫先生见微知著,从一场棒球比赛中的种种细节出发,将他的教学理念娓娓道来,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其谈论到得一些要点,也是我们在现实教学活动实际会碰到的,在经过雷夫先生的阐述之后,不禁有拨云见月之感。

现在我就从时间、关注这两点简要谈谈我的理解。

我们常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时间易逝,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样的俗语来说明时间宝贵。在本书中,雷夫先生在第一局就阐述了时间的重要意义。

正如雷夫先生在书中所说,“察知时间的人,将善用一生做伟大卓越的事”。那什么才叫做“察知时间”呢?我认为,“察知时间”可以理解为明白时间的含义,知道时间如河中水、指间沙一样,都是一去不复返的。这样的人,才能够善于利用并且取得成功。然而,现有多少孩子能够做“察知时间”的人呢?要明白,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平等的。

怎样才能够做“察知时间”的人呢?又如雷夫先生的这一句话,“守时表现出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守时表现出一个孩子能够开始把握时间,掌握自己命运前进的方向。因为守时恰好表现出孩子们开始了解时间观念,知道珍惜时间的开始。只有孩子开始守时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该做的事情,他们的学习、生活才能井井有条,不会手忙脚乱。每天的早读课就最能体现孩子们是否守时。一些孩子会在早读开始前五分钟到达学校,整理好书包,准备好早读的课本,端正地坐在那里等待早读开始,还有一些呢,等早读开始10分钟了,才慢悠悠从校门口晃到教室,再慢悠悠地整理书包,等他们整理完书包,再拿出书本,早读都快结束了。如今,在我们班上有一些学生本身有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但是却偏偏要磨磨蹭蹭,拖到最后,直到老师不断催促才能完成。长此以往,等他们长大成人,或许要常常长吁短叹,“当初我怎么没有好好利用时间呢”。更甚者,或许会成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典型代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他们长大成人,或许只能将自己经历过的挫折磨难怪罪于时运不济、命运不公了。

守时,从根本上体现了孩子对时间的利用与把握。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对时间的把握,要守时。我们有如何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把握呢?雷夫先生在他的文章里提及了几点。其一、利用周末教导时间的管理。孩子们因为自身经验的限制,在有大量空余时间时,就不知道用什么来填充它。教师应该指引学生有效得利用时间。首先要明确到底有多少空闲时间,在扣除一些游戏时间后,让孩子们在剩下的时间里专心去做一件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可以是看书,也可以是发展兴趣爱好。不要让电视电脑占据了孩子们的空余时间,等到周一才后悔让时间匆匆溜走。其二、老师是学生们利用时间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好在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比如我们可以在课间将教室的电脑打开,把多媒体课件准备好,日积月累,节约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其三,要了解时间的意义,要尊重时间。让孩子们了解时间,只凭借空洞的讲解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我们需要以“过去”为参照物来帮助学生明白时间的意义。真正了解时间的学生,他们懂得欣赏过去,能够沉浸在过去之中,通过阅读与之为友。于是,他们能够欣赏莎士比亚和马克·吐温,他们能够接受来自各个时代的文化,能够对过去的人物同样能怀抱崇高的敬意。他们不被现世迷影喧嚣所迷惑,他们明白经过时间洗炼的才是伟大的。

谈过了时间,我再谈一谈低年级学生最缺乏的一样东西——专注。

本书第二局的主题就是专注,雷夫先生告诉我们专注让人生变得更加美好。这一局开始正是在红雀队与道奇对比赛白热化的时候,球场内突然出现了许多被明令禁止不允许带入的沙滩球,并且在球场打扰观众观看比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带位员想要没收这些沙滩球的时候,人们不停地捣乱,一个小男孩在父亲的教唆下将球狠狠地丢道带位员的地方,而人们竟然大声赞叹。在这种情况下,专注于棒球比赛的人寥寥无几。

雷夫先生通过这一个例子告诉我们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少专注,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症状,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忽略如何专注的社会,大人们渐渐缺乏“专注”这种能力,也难怪他们无法专注。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和各种方面的原因,他们更加缺乏专注。在我们班,有一位学生专注的能力尤其之差。总结下来,一堂课四十分钟,他花十分钟时间在铅笔上,十分钟在笔盖上,十分钟在桌子上乱涂乱画,剩下的时间里,他或许会看看窗外的树叶或者飞过的小鸟,他能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的时间仅仅是在被老师提醒后的几分钟。在课堂上学无所得,在课后又得花多大的精力才能补回来呢?在如今的现实情况下,这样的孩子还不在少数,只不过是情况或许没他这么突出罢了。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专注能力呢?首先,让孩子们放下手中的游戏。如今一些孩子非常沉迷于智能手机游戏,我经常看到一些只有4岁左右的孩子缠着爸爸妈妈说要玩手机游戏,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信号。尝试让孩子们放下手中的电子游戏,转而用一些有助于孩子专注与执著于工作的游戏,比如说棋类游戏、珠玑妙算和组合模型等等,最好是培养学生的一样兴趣爱好。其次,书籍是心灵之药,也是最好的老师,在低年级阶段就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懂、有趣的绘本来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看完这本书之后,深深为雷夫先生所折服。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中,我也要向雷夫先生学习。不断探寻新颖的教学方式,不断思考,不让学生成为庸庸碌碌的人,并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读后感 第3篇

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2》对一位老师来说是接受一次精神上的洗礼。的的确确,它是一本很有分量的书。

从开篇,这本书就吸引了我。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他用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
他以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应该说,爱孩子,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
让我敬佩的是雷夫还敢于讲美国教育的真话,就对美国教育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敢于反思美国教育的得失,对当代社会的困境与难题有认真的审视;
而智慧是他教学的特点,他以强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超强的学习能力,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全身心扑在教育工作中,并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我相信学校班级有如此优秀的教师,这是学生们的自豪与荣耀。

虽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但雷夫却是一个通才。他在第56号教室不仅教学生各科,还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且细致入微。他对我们阅读也提出了个性化的见解。他提倡要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这种理念跟我们中国终身教育概念有相似之处。首先,需要大人的指导。其次,善用图书馆。上图书馆是为了建立孩子们的价值观;
置身于热爱阅读的人群中对孩子们是很有益处的。现在学生的阅读量明显不够,可由于硬件和软件的不足,学生阅读没有太多的选择,而图书馆就是最好的起点,这也是我们学生和老师阅读最忽略的地方。教师不要以为把孩子带进图书馆就可以交差了事,还必须提供引导服务才行。然后,挑选文学作品。帮孩子挑选好书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分享自己爱读的书,告诉学生自己在看的书籍,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继续享受这份阅读的乐趣。如果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就多找些儿童文学及教育部初中要求必看的书目,效果更佳。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我们时常要学生读着读那,殊不知道我们教师也是学生阅读的有效感染力。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时刻去读书,用自己的行为带动一个班级学生对书籍的朗读,好读书,读好书。教师绝不能对学生阅读指手画脚,而是亲自躬为。

总之,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思考和学习。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做一名好教师”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读后感 第4篇

利用两个假期读了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这本书。捧起这本书会让你的思维随着雷夫的文字而跳跃。

这本书以一场球赛为主线,一边描述球赛的过程,一边把赛场上学生的表现,以及作者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了出来。读后受益匪浅。以下是我读这本书后一些浅显的体会。

一、教育孩子要做一个遵守时间的人

因为在职场中你会发现一种现象,越是成功越是做的好的人,他的时间观念是很强的,他在安排工作上下了功夫,知道什么时间自己要做什么,总是能高效地完成任务。而对工作抱着无所谓态度的人往往在事业上不能有很好的发展或者进步。守时不仅是对别人和自己时间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负责,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要求什么时间就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不能在学生面前不遵守时间。这样学生有了榜样,也就能像老师一样,做了个遵守时间的人。

二、教育孩子要做一个专注的人

专注力是孩子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注意力集中能让孩子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能更为有效地获取并消化知识,让孩子觉得学习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从而爱上学习。一旦孩子专注力得到了培养,孩子就会慢慢地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进行学习,遇到困难也能够迎难而上。

三、做一个学会选择的人

其实命运就是由无数选择和取舍而构成的。知识带给人的`最大好处就是使人的选择可能性更多。孩子们同样也经常面临选择,也常常会因为不明白选择的道理而困惑,是写作业呢还是玩呢?是买玩具呢还是买零食呢?是选红色的还是选黑色的呢……他们常常为不知如何选择和不明白选择的含义而苦恼。书中雷夫说道:“最糟的选择之后可能是最勇敢的选择,而在黑暗的尽头就是光明。孩子们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选择后就会知道而努力地去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作为老师或者是家长,我们都应该把选择的权利留给学生,他们的选择不管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都让他们经历选择后的后果,只有这样孩们才会真正地成长起来。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收获。雷夫的这本《第56号教育的奇迹》也让我看到了奇迹,他震撼了我,他以他的教育目标,持久的工作热情,告诉我们如何去当好一个教育工作者。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读后感 第5篇

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这本书后,除了对雷夫老师无尽的崇拜之外,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停止抱怨,善待自己和他人,同时要多读书。

读书使人睿智,读书使人明理。书的魅力无法阻挡,书的作用更是神奇无比,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雷夫老师成功的班级管理也是因为他让孩子们不断读书。在第56号教室这块小天地里,雷夫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这本书是每位老师的心灵鸡汤,尤其是在职业倦怠感严重的当今社会,作为老师更应该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为什么而忙碌,在忙碌中体验成功的感觉,找到自己感到成功的途径和方法,因为人无论在做什么都要有所追求。雷夫老师通过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给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是他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吸引着孩子们,使56号教室的孩子们热情地追随着他,是他的牺牲精神和敢于试错的勇气感动着家长和老师们,同时也感动着众多的读者。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的使命是什么呢?就是让孩子欢自己,乐意跟老师学习,喜欢参与各项活动。

但这条路并不会一帆风顺。

如同雷夫老师的教育生涯一样。雷夫一直精心构想着如何做一个好老师,但“三剑客”还是伤害了他的感情。并使雷夫先生陷入艰难的境遇。但雷夫先生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并没有因此离开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而是领悟到要想教育孩子的前提是首先了解自我。雷夫老师说,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首先需要做什么样的人。但他同样感慨道:要教育20个人做好事容易,但是要我自己做个好榜样却很难。但雷夫老师并没有因为难而放弃,反而以自己的满腔热情不断地感染孩子们。

同样是教师,雷夫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老师的价值所在,我要学习他为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努力奋斗的精神,将用真诚之心对待家长,真心对待孩子们,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读后感 第6篇

阅读了雷夫教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2》,道奇球场一场精彩的球赛贯穿始终,虽然对于棒球不甚了解,但每一回合看得出都是扣人心弦。当然,雷夫老师醉翁之意并不在一场球赛,而是在球赛进行的过程当中的一些细节中,他所要表达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这种叙述虽然巧妙,但在一些专业的术语当中,实在让人理解起来有些费解,却也让我从中找到了一些我最近正在关注的教学问题,心中甚是惊喜:

一、培养孩子珍视时间习惯,梦想更可能成真

在雷夫老师的眼中,守时不并仅仅意味着能够依照时间表完成作业,“光凭成绩,看不出来孩子是否懂得适时的重要性”。对于时间更“表现出我们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相信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书这么多年,对班里的孩子最深恶痛绝的一点就是没有时间观念。要使孩子能够掌控时间,首先要让他们感觉到时间的重要性,其实是要给孩子安排时间的机会。所以父母首先要退出孩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当然,对时间掌控的能力并不是仅仅这些就足够的,比如合理时机的选择,聪明地调配时间等等,但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能够将时间利用得更加合理,更有效率,那么之后的各种能力也许会发展得更为顺利。

二、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成就美好人生

在所有的章节当中,这一章的主题无比明确,“电视的坏处在于切断社交人脉,显示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与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承受同样多的苦。电视拒绝一切”其实岂止电视,这是一个被电子产品所充斥的社会,智能手机,电脑游戏,点播电视,还有PAD,PSP。其实连我们自己也是浮躁的,宁可在流连在网络搜索了一大箩无用的资料,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走进图书馆打开书本细细品读。

孩子之所以喜欢这些电子产品,自然是因为他们能带来足够有趣的剌激和互动。我小时候也非常地爱看电视,虽然父母也并没有一味地纵容,加以了一定的限制,但电视里有趣的节目实在诱惑太大了,随着年龄增长,确实自己也感觉到了,因为有了电视,看书时也心猿意马,无法全情投入。

因为有了自己的前车之鉴,所以等到我也有了小宝宝,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让他跟电子产品保持距离。然而其中也有困惑,电子产品固然有其“死穴”,但也不可否认,电子产品也是很多信息的来源。比如巧虎,教会了孩子很多生活常识,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
朵拉历险记,是英语启蒙的好帮手;
一些益智游戏,确实提高了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等。所以在教学中,一开始我在班级中也曾经设立班规:不准看电视,远离IPAD。可如今我也开始思考,这样的一刀切是否真的一定就是好的。毕竟他们都是21世纪的人,也许在今后的社会,孩子也确实需要一定的媒介素养。是不是能够让孩子既能够有效地运用了这些电子产品培养能力,又能够规避它们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正是有这样的考虑,所以现在对自己孩子也开始了一些尝试。第一次看巧虎,我就跟两岁半的他约定,不管是电脑还是IPAD,只能是妈妈开。他确实很感兴趣,但只要规定时间到了,我就让他自己关。有的时候他会哀求,再看一分钟,一般我也不拒绝,但一分钟到了就坚决关闭。这段时间下来,倒也能够好好遵守这样的约定,如果能够一直保持下去,相信也能够有养成有节制的习惯。

三、培养专注能力促进梦想与目标的实现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忽略如何专注的社会,也难怪他们在学校也无法专注”,“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症状”。雷夫老师把“专注”这一品质形容为“孩子们在各个人生领域都要建立起一个强有力,即使面对社会底层民众心态也能站得住脚的行为规范”。这一点,我觉得毫不夸张。

我知道这个孩子的专注力确实存在问题,可若说他就是ADHD患者,那我们班这样的患者至少在三个以上。我只能对这个失态的母亲说,如果把孩子这样的行为归结为一种病态,不管是我还是你,也许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孩子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但我们确实需要引起重视,帮助他改变。

虽然我至今觉得这位母亲过于焦虑,但至少她看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但其实还有更多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所在。所以《第56号教室的奇迹2》与其说是一本给老师看的书,可能对于家长而言会有更大的意思所在。当然专注能力的培养是家校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也许除此之外还有社会的功劳。

1、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当孩子专注于某一件玩具,某一个游戏的时候,不要因为种种原因,比如要吃饭了,不够卫生等等,而强迫孩子中断这种专注的行为。也许当他正在入神的时候,就是他在学习如何专注的过程。曾经见过一位家长,孩子做下来拿起笔做作业,妈妈却开始坐立不安,每过两分钟就过去看一看,一会儿说,咦,你的橡皮怎么用这种姿势拿;
一会儿又说,不对不对,这个字这样写是错误的;
再一会儿,又会问他昨天的考卷你得了多少分……孩子刚刚连上的思路就这样被打断了,久而久之,他就养成了分心的思维习惯,而且会对家长越来越依赖。

2、教给孩子专注的办法。年幼的孩子对于如何专注确实自己无法把握,苦口婆心地对他说,你要认真一点,你要专注一点,似乎效果不大。对于有些孩子,我会要求他们,上课时眼睛要跟着老师走,只有这样,老师的眼睛才能跟你的有所交流,搭建起知识的桥梁。同时,我还要求他们一节课发言三次以上,这样才能保持听课的紧张度和积极性。还有比如雷夫老师在看棒球时,所让他们做的,一边记录一边观赛,带着一定的目标和任务去做一件事情,总是能够更加地投入专心。

当然,还有雷夫老师说的——鼓励孩子们去发展个人的行为规范,无论是面对运动观众或是其他的人生领域,都要建立起一个强有力,即便面对社会底层民众心态也能站得住脚的行为规范。是啊,周围的环境纷纷挠挠,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内心强大更加地有利。

说实在的,这本2在阅读的时候,可能由于翻译,或者本身知识面的问题,很多章节在反复读了以后也是不明就里,但不管怎么说,字里行间仍能看到雷夫老师对教育的执着与激情,还有他不随大流,敢于坚持的人格魅力。我始终认为,看一本书并不在于这本书能教会你什么,而只要每一次看完这本书,书能带给你一点你认同的引起共鸣,书或能带给你一些你不曾想到的引起思考,那么这些积淀之后,也许就是阅读所给你带来的收获。我想这本书我还需要多读几次,也许那样,供我思考的东西会更多一些。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读后感 第7篇

读了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2》,感受最深的是第六局“彗星美人”。雷夫老师在这一局中讲述到了“自私”这个话题。确实,现在我们所接触的孩子中有一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中国的独生子女由于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往往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孩子入学过上集体生活后,在交往中渐渐发现了与人交流相处时的一系列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主观自私,不愿意与他人合作,以自我为中心等等。显性在孩子们身上就是易与同伴发生冲突,甚至打架。当然不仅仅是独生子女,也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表现出自私的心理;
只要是人,他都会有自私的想法,只是成年人中有一大部分人都能自己抑制住这份自私,懂得与他人进行沟通合作。因而,既是家长又是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教会孩子懂得分享,会与他人分享美食,分享知识,分享感受……其次要教会他们懂得感恩,感恩父母与师长,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社会。我们学校就为孩子们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如:一年级新生的入学仪式,三年级的成长仪式“感念师恩成新贤”专题活动等等。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师长对自己那份真诚炽热的爱,期唤出孩子对师长的敬意,感恩师长之情油然而生,切实切真地教育学生常怀“感恩心”。其中最最值得一提的是“感念老师成新贤”这一专题活动。

总所周知,感恩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何其重要的一种品质。自古中华民族就有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有亲尝汤药的汉文帝刘恒;
百里负米的子路;
刻木事亲的丁兰……当前的小学多数的独生儿女,但我校生源复杂,外来务工人员较多,部分学生原先是农村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导致其养成任性、浮躁、易怒等不良品质,其感恩心更是令人担忧。

我们学校是一所新学校,办学至今,大力培育学生的感恩心,如今已有50%的学生见老师,遇客人会主动问好,有20%的学生会主动帮助老师完成力所能及的事,但有些地方仍有不足,例如:预备铃向后,未静等老师;
未尊重老师的劳动,常顶撞老师,对老师的教导置之不理,未及时完成作业等等。基于以上情况,我校从“感恩老师”着手,通过一系列德育活动,了解老师的一天的工作、了解老师的成长经历,从中感受老师对学生那份慈父慈母般的爱,让学生主动尊敬老师,感恩老师,为自身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活动以“感知老师、感悟老师、感谢老师”系列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深刻地体会老师对学生那份真诚炽热的爱,期唤出学生对老师的敬意,感恩老师之情油然而生。以静心感悟、实践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做好生活学生中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切实切真地教育学生常怀“感恩心”。以主题交流,深入调查的形式,感受老师给予学生的一份份深情,共建我校“大感恩的环境”。

我们学校坚持培育学生的“感恩心”,分为三个递进层次:第一步,感知老师,拉近师生的距离,融洽师生的关系;
第二步,沟通融洽,关系亲近的基础上,学生感悟老师工作的辛苦,进而认可并尊重的教师的劳动;
第三步,学生尊敬老师的“感恩心”已孕育而成,借此学生可通过一系列活动去践行感恩,报答老师,将感恩心付诸于实际行动。活动层层推进,步入高潮,氛围浓厚,新贤铸成。

我们学校从感恩老师为突破口,以“实施感恩教育,塑造思贤贤童”为主线,精心构建高品位、深内涵、有特色的校园“感恩大环境”,使感恩教育成为促进全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推荐访问:读后感 教室 奇迹 第56号教室奇迹2读后感7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读后感(精选7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1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