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特征性的 CT表现与影像学研究价值。方法 选取10例经 HIV检测证实的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的CT影像资料并归纳总结。结果 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的CT表现是多变的,初期通常表现为双侧肺门区散在小灶性毛玻璃样阴影;进一步表现为广泛网状阴影为主或毛玻璃样阴影为主,可伴有明显小叶间隔增厚;还可见位于斑片状毛玻璃阴影或实变影中的囊变阴影;各期病变常同时存在。结论 正确认识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的CT表现,利于早期发现AID病变。

[关键词] 艾滋病;卡氏肺囊虫性肺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影像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b)-0118-0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致,它能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即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其死亡率极高。其中卡氏肺囊虫性肺炎是较常见的肺部感染疾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整理 2011年1月~2012年12月经 HIV抗体检测证实的 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5~50岁;病史:2例输血史,4例多次卖血浆史,4例静脉吸毒史;临床表现:10例均有持续性高热,8例伴干咳,6例胸痛,6例伴胸闷、气促,2例咳嗽、吐血性黏痰,8例明显消瘦;血 WBC计数基本正常或稍降低,抗炎治疗无效或疗效差。

1.2 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Slice CT 扫描仪自肺尖到膈顶,层厚 5~8 mm,螺距1~1.5,电压130 kV,电流30 mA,扫描周期 1.0 s,螺旋扫描;或采用美国PICKER-1200SX专家型CT扫描仪层厚10 mm,层距10~15 mm,130 kV,65 mA,扫描周期 2.0 s。

2 结果

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的 CT 表现:双侧肺门区散在小灶性毛玻璃样阴影2例,以肺门为中心,两侧大致对称,病灶边缘模糊。散在灶性或较大的融合性病变影6例,呈多发双侧不对称分布。其中2例有支气管充气征。广泛网状阴影,伴有明显小叶间隔增厚4例,其中2例分布在右肺上叶,另2例分布在左肺下叶,呈网格状,边缘较清晰。囊状阴影2例,位于实变阴影之中的多囊状变化。

3 讨论

AIDS是以某种T细胞减少引起细胞免疫丧失为特征的病毒性感染。HIV是一种亲淋巴性及亲神经性的反转录病毒,此病毒通过血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传播[1-5];HI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6-10]。本文10例病例均通过血液接触传播。由于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其机会性感染的概率很大,而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约占机会性感染的62%[11-15]。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弥漫性肺泡内嗜酸性浆液渗出并有泡沫状改变,融合的实变病灶,间质组织内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腔内可找到很多卡氏肺囊虫,病变多呈弥漫性分布,少数呈局限性或单侧性分布[4-5]。临床上AIDS患者可因受累的脏器不同而症状各异,患者往往以发热、咳嗽、胸闷、气促、腹泻、皮疹及视力障碍等症状就诊。行胸部 CT检查,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的CT表现[16-19]是多变的,初期通常表现为双侧肺门区散在小灶性毛玻璃样阴影(这时胸片可以显示正常),偶尔也可以是灶性或较大的融合性实变影;进一步表现为广泛网状阴影为主或毛玻璃样阴影为主,可伴有明显小叶间隔增厚;经治疗后可残存少许灶性致密影,偶尔病变可发展为间质纤维化,少见表现有位于斑片状毛玻璃阴影或实变影中的囊变阴影,肺大疱、肺内结节、空洞、胸腔积液、气胸、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各期病变、各种表现常同时存在。

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的影象学表现需与过敏性肺炎鉴别,后者以病变的暂时性和迁延性为特征,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区别。

总之,在临床发现高烧、气促、明显消瘦患者,血常规基本正常,抗菌治疗无效。胸部CT显示符合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的CT表现,应想到AIDS的可能性,应追问患者有无HIV接触史,行HIV抗体检测证实。

[参考文献]

[1] 荣阳,刘冰,荣根满. 空洞性肺结核X线胸片的诊断价值与影像学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78-82.

[2] 杨昆,潘新元. 肺部螺旋CT的临床应用[J].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分册,1999,22(2):35-39.

[3] 侯荣林,荣阳,荣根满,等. 肺癌脑转移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63-64.

[4] 曾庆平. 人类艾滋病[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4-195.

[5] 陈炽贤. 实用放射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5-178.

[6] 杨根东,党勇,陈志刚.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影像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43(7):411-412.

[7] 杨琨,荣阳,荣根满,等. CIK细胞不同培养时间的生物学活性[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10(1):12-14.

[8] 张殿俊,荣阳,荣根满. 纵隔肿瘤X线鉴别诊断与临床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8):39-40.

[9] 马大庆.直径2cm以下肺孤立结节CT鉴别诊断[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6):497-499.

[10] 尚克中.中华影像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01-209.

[11] 高俊,荣阳,荣根满. 脑囊虫CT、MRI检查的诊断价值与前瞻性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86-89.

[12] 沈比先. 艾滋病人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诊断[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28(5):278-280.

[13] 邹学广,荣阳,荣根满,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与影像追踪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71-72.

[14] 刘彬,荣阳,荣根满,等. 周围型肺癌的X线诊断与影像学动态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6):120-122.

[15] 方圻. 现代内科学[M]. 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811-815.

[16] 李果珍. 临床CT诊断学[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23-325.

[17] 李梦东. 实用传染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9-271.

[18] 荣独山. X线诊断学[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131-133.

[19] Amorssa JK,Nahass RG,Nosher JL,et al. Radiologic distinction of pyogenic pulmonary infection from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in AIDS patients[J]. Radiology,2009,194(53):721-724.

(收稿日期:2013-05-13 本文编辑:魏玉坡)

推荐访问:囊虫 艾滋病 合并 诊断 性肺炎